【本报太岳十三日电】石振明的联合大队在“参战不误生产”口号下,全村男女老幼齐下地,已将一千六百亩麦子锄完,并将早秋庄稼(山药蛋、瓜、豆等)全部下种,种玉茭二千余亩,占全村土地五分之三以上。老英雄并号召大家防旱点种。现范村所属五个主村均忙着在大河里下种
【本报左权四区讯】本月五日在区村干部紧急动员会议中,一致坚决响应樊专员紧急号召,保证一礼拜中完成救灾募捐工作。六日早区干部临走前(下乡工作),马分书对大家说:“平、寿、榆、太、祁等六县遭受蒋阎伪摧残,三万人没有吃的,咱们应该起模范,先捐助一部米。”大家马上赞成,计上自区长下至炊事员,除参战走了的区干部外,二十人共捐米一百零一斤半。(伏怀)
【本报太岳十三日电】石振明的联合大队在“参战不误生产”口号下,全村男女老幼齐下地,已将一千六百亩麦子锄完,并将早秋庄稼(山药蛋、瓜、豆等)全部下种,种玉茭二千余亩,占全村土地五分之三以上。老英雄并号召大家防旱点种。现范村所属五个主村均忙着在大河里下种,计划将大河里的三千多亩地在阴历三月二十号种完。其中一百零五个自然村所有的男女全半劳力与畜力都组织起来,共八十七个互助小组,实行按活定分,克服了偷懒应付等毛病。妇女儿童由有经验的庄稼汉带头,男全劳力担水灌,妇女与老汉小孩等犁地、丢籽、拉牲口,较大的儿童组织担粪,并抽出一部分劳力修渠。为提高妇女儿童生产情绪,按不同劳力记分加分,儿童做活三天或五天可以休息一天。现妇女吴凤兰等十七人已能独犁独耙。侯寨六个儿童十天担粪二一二○担,还有十三个小学生给参战民夫及军属锄麦三百余亩,所以参战并未影响生产。
【本报太行十三日电】磁县九区石桥村为与旱灾斗争,最近开凿了一道长约四里的水渠。该渠引滏阳河之水,可浇地七百余亩,此后全村七百二十口人,每人平均有水地一亩,即使遭遇旱年,生活仍可维持。该村过去虽紧靠滏阳河,但因河岸高,引水困难,故只有井水浇地三百余亩,且费工很大。今春在群众的要求下,成立开渠委员会进行开凿,五专署农林局亦特予帮助,经费除由村解决一部外,余皆由冀南银行县支行贷款解决。全村男女老幼经二十余日努力,现已竣工,其中有一段长约二百余步的石节,大家集中力量用凿子凿,炸药崩,终于突过了这道障碍。总计共用工三千五百余,冀钞五十余万元,群众说:“费这些工,花这些钱不算什,一年就能赚回来”。(香圃)
【本报冀南十三日电】威县雪塔群众不因天旱错过节令,加紧突击点种。翻身农民春桥说:“灾荒那年咬着牙点种了一亩瓜,可沾光啦。许多人靠天,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翟怀芳说:“我和东梅点种的那二亩瓜,拿着当命一样看待,一家人就靠这几百棵瓜救了命。”群众从回忆灾荒年的教训中开展了点种运动。首先用大车拉水点种棉花,一辆双牛车放上四个大水瓮盛水二十九担,距水二里远的花地,五个壮年互助一天,便点了四亩半。
感谢前线将士保卫土地 太行翻身农民热烈劳军【本报太岳十三日电】石振明的联合大队在“参战不误生产”口号下,全村男女老幼齐下地,已将一千六百亩麦子锄完,并将早秋庄稼(山药蛋、瓜、豆等)全部下种,种玉茭二千余亩,占全村土地五分之三以上。老英雄并号召大家防旱点种。现范村所属五个主村均忙着在大河里下种
【本报太岳十三日电】石振明的联合大队在“参战不误生产”口号下,全村男女老幼齐下地,已将一千六百亩麦子锄完,并将早秋庄稼(山药蛋、瓜、豆等)全部下种,种玉茭二千余亩,占全村土地五分之三以上。老英雄并号召大家防旱点种。现范村所属五个主村均忙着在大河里下种
【本报太岳十三日电】石振明的联合大队在“参战不误生产”口号下,全村男女老幼齐下地,已将一千六百亩麦子锄完,并将早秋庄稼(山药蛋、瓜、豆等)全部下种,种玉茭二千余亩,占全村土地五分之三以上。老英雄并号召大家防旱点种。现范村所属五个主村均忙着在大河里下种
本新闻由【破新闻网】整理校对,转载请保留网址:http://www.poxinwen.com/news/OD8B4Y3M.html。本新闻原始刊载于《人民日报》1947年05月15日(第2版),本网转载此新闻只为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为新闻的真实性负责。(破新闻网责任编辑 许翰乐)
组织起来、委员会、参战、庄稼、还有、只有、过去、这些、要求、有的、以上
左权四区区公所 捐米救济边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