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讯】边区政府杨主席代表边区人民及后方工作人员赴冀鲁豫前线慰问艰苦作战之军民,任务完成,于日前冒雨返回。杨主席虽经长途跋涉,且每日白天赴各司令部各连队各医院及个别受灾村庄慰问,夜间行走,甚至整日不能入眠,但精神仍如常。杨主席称:“二十多天曾经历
郑笃新的生活新的热情在蟠龙周围,我跑了有十多个村,印象最深的是群众生产建设的热情与有规律有组织的作息生活。合作社互助社几乎村村都有,规模也不算小,染坊、油坊、醋坊,凡是供给群众日常需用和与群众关联最紧密的作业,都在建立。李峪村原先也有个油坊,抗战后因日本鬼子烧杀抢掠,七八年即无人榨过油。当我到达该村的那天,油坊刚刚修盖起,而且第一次榨油。大师傅是该村榨油老手魏来有,他虽多年没榨油,但动起手来还是很熟练。大梁、油槽,一切全是崭新的,使起来也还得心应手,从他的极力要使自己显得老练,从容不迫的精神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他的欢喜与满意。在他的周围,挤着一群大人小孩,仿佛全未见过榨油似的,都伸长着脖子在观看,不时还发出啧啧的称赞:“真是老把式!真是老把式!”的确,生产建设已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运动,不论那村那庄,只要筹划起一宗新事情,全村的人,都会感到像是在办什么大喜事似的欢快。一向过着散漫生活的农民,现在已过起有组织有规律的生活来了。我所到过的村庄都按置有大钟或钟的代替物——铁轨(这是战利品)。东堡红旗大队,共八个分队,各队都有自己的钟。对于钟声,他们非常熟习,只要钟声一响,人们立刻能辨出那是那队的钟声。当我由二区走向
【本报特讯】边区政府杨主席代表边区人民及后方工作人员赴冀鲁豫前线慰问艰苦作战之军民,任务完成,于日前冒雨返回。杨主席虽经长途跋涉,且每日白天赴各司令部各连队各医院及个别受灾村庄慰问,夜间行走,甚至整日不能入眠,但精神仍如常。杨主席称:“二十多天曾经历火线后方,深刻体会我们部队作战之英勇辛劳,士气之昂扬,医院与兵站战勤动员之艰苦,全力支援前线,使我感动与兴奋。”杨主席继称:“前线将士四个月来未能休息,在美蒋强烈炮火下作战,部队士气盛旺,精神愉快,每遇司令员及政治委员时,他们都表示消灭敌人不够,要找机会消灭更多敌人。”杨主席慰问了四千余位伤员,喜欢的说:“医务人员实行新治疗法,减轻伤员疼痛,又节约人力物力,迅速出院再上火线,是一个创造。”杨主席特别关心伤员的文化食粮与文化娱乐:“伤员看书而不得,精神上不能更加轻松。”已指示教育厅,联合边区文化机关向群众募集图书,送往前线。冀鲁豫前线上下一致,一切服务于战争之精神,特别值得奖励,杨主席在临别“向冀鲁军区政民工作人员致慰”信里称:“许多同志亲率担架上火线,亲自主持兵站工作,亲自动手和广大群众抢收抢种,许多同志带头参军,许多同志抱病工作,深值敬佩。”最后杨主席号召:冀鲁豫前线一面抗击法西斯的“人军”,一面与法西斯的“水军”(黄河)苦斗,民力消耗很大,因战争关系,麦子种的不多,幸而前线军队帮助突击,秋收尚未影响,但长期战争,须要长期打算,一切后方人员,必须紧张工作,面对战争,再次强调提出节约,精确计算人力物力,省吃俭用,供应前线,争取最后的胜利。
(秀山)
陕甘宁边府林主席 电贺胡景铎将军 边区人民愿与将军亲密团结 共同奋斗坚决粉碎蒋贼进攻【本报特讯】边区政府杨主席代表边区人民及后方工作人员赴冀鲁豫前线慰问艰苦作战之军民,任务完成,于日前冒雨返回。杨主席虽经长途跋涉,且每日白天赴各司令部各连队各医院及个别受灾村庄慰问,夜间行走,甚至整日不能入眠,但精神仍如常。杨主席称:“二十多天曾经历
【本报特讯】边区政府杨主席代表边区人民及后方工作人员赴冀鲁豫前线慰问艰苦作战之军民,任务完成,于日前冒雨返回。杨主席虽经长途跋涉,且每日白天赴各司令部各连队各医院及个别受灾村庄慰问,夜间行走,甚至整日不能入眠,但精神仍如常。杨主席称:“二十多天曾经历
【本报特讯】边区政府杨主席代表边区人民及后方工作人员赴冀鲁豫前线慰问艰苦作战之军民,任务完成,于日前冒雨返回。杨主席虽经长途跋涉,且每日白天赴各司令部各连队各医院及个别受灾村庄慰问,夜间行走,甚至整日不能入眠,但精神仍如常。杨主席称:“二十多天曾经历
本新闻由【破新闻网】整理校对,转载请保留网址:http://www.poxinwen.com/news/Y2K77IK6.html。本新闻原始刊载于《人民日报》1946年11月16日(第2版),本网转载此新闻只为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为新闻的真实性负责。(破新闻网责任编辑 孔文嘉)
支援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冀鲁豫、法西斯、人力、医院、紧张、不能、麦子、每日
武乡乡居杂记(二)